4月23日為“世界讀書日”。在第19屆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,各界紛紛開展讀書活動,關於閱讀的話題升溫。
  說起閱讀,許多人可能難免略有尷尬。近些年,每年閱讀日前後,人們都要討論一番中國人不愛閱讀的話題。有統計數據顯示,2012年,中國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.39本,而北歐國家國民每年讀書高達24本。這數字令人沮喪。不過,也有統計顯示,便是在一些發達國家,雖然人均擁有圖書數量較高,但也有約4成以上人群平時不讀或很少讀書。這似乎說明,當今時代,不愛閱讀或許不只是中國人才有,只不過國人的情況要突出一點。
  為什麼許多人不愛閱讀呢?人們曾經從文化、教育環境等方面做出很多討論,這裡,我想從經濟學的成本收益角度來談談。一個人閱讀,無論是工具、專業類等“有用之書”,還是懷著不那麼直接、功利目的讀的所謂“無用之書”,實際上都希望能有所收穫,只不過,對前者而言,這個收穫直接一些,希望從書本上獲取知識並可轉化為成績、業績甚至物質財富;對後者而言,“無用之書”也能填充人的休閑時間,或撫慰心靈、慰藉情感。而成本呢,人們可能會先想到書價,可是我認為,在人們收入水平提高、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,閱讀的真正成本,已經由時間取代了書價。
  經濟學認為,機會成本是最大的代價,也是人們做出一項抉擇要捨棄的成本。譬如,一個人花數十元買本書花一周左右時間讀完,如果讀後發現“不虛此讀”,頗有收益,會感到花去的書價和數天時間很值得;但如果讀後覺得此書是垃圾,則往往後悔不迭,不但沒收穫,還浪費了寶貴時間,以及數十元錢。而這個被浪費的時間里包括選購、閱讀和誤讀的時間。這些寶貴時間,人們本可以用來休閑或工作以創造更多財富,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,被浪費掉時間的價值遠遠高於數十元(書價)。由此可見,如今人們買書讀的真正機會成本是時間,而不是書價。對於借閱者的成本,則更自不待言。
  實際上,雖然當今出版物高度充裕,如2012年中國出版圖書數量位居全球第一,可在出版物充裕景象下也存在良莠不齊問題。近年來,在急功近利、快餐化的出版流程下,許多出版物質量堪憂,內容重覆,編校出錯頻頻,甚至連教材也未能例外。《中國文化報》不久前報道,江蘇市民陳先生購買的《口才制勝》一書中,發現錯字、別字情況居然有45處。陳先生將書店了告上法庭。近日,法院判決書店返還陳先生購書款,陳先生在收款同時歸還圖書。
  經濟學假設人們做出抉擇時多數時候出於理性。如果圖書市場垃圾產品太多,意味著消費者的訊息和交易費用升高,而收益將面臨不確定性,這將對人們的選購和閱讀行為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。這,應是不少人拒絕購書、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  從這個意義上講,要提高國人的閱讀興趣,可從提高出版物質量、完善出版市場著手,如建立出版物召回制度,加強書籍出版的資質審核等。
  文/柯銳  (原標題:閱讀的機會成本是時間不是書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yphrwx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